这几年被 #bangumi 搞得有验证码阴影了,现在甚至在其他地方每次输验证码都会有恐慌感,总觉得输完多半会告诉我验证码错误,然后至少要重试个三五次还不一定成功 🤤
「Bangumi 2020年鉴」 2020年, 蜜瓜改二@五月病🍭 收藏了118个条目,超过了 92.5% 的 Bangumi 用户,完成了29部动画,收看了339个章节,读了52本书,玩了1部游戏,看了1部剧集,参与了27次讨论,进行了0次条目编辑。 https://bgm.tv/award/2020/everpcpc
We are teaming up with @Sujitech_official and @lickability to develop an official #iOS app for Mastodon 📱
https://blog.joinmastodon.org/2021/02/developing-an-official-ios-app-for-mastodon/
@圣海伦火山
clubhouse背后的安全问题
很多年前,国内有关部门曾经有个项目,就是希望能在复杂环境下实现监听,而且要求能自动识别出有几个人说话,都说了啥。
技术上来讲:当时的技术方案是先背景减噪,再说话人识别,再分割,再语音识别。 当时的技术就是采用麦克风阵列,然后做pca分析(大概是这个,时间长有点忘了)做说话人识别,用隐马尔可夫链的方法做语音识别。
当时由于技术限制,效果不是很好。
背景减噪很难,我当时想了一些办法能把有规律的噪声可以去掉。
如果背景减噪做的好,说话人识别,马马虎虎,能把几个人说话算出来。 运气好一些,能分出几段语音。
但是具体到人,很困难。 没有这个样本库。我怎么知道说话的是张三还是李四。只能甲乙丙丁了。
现在cl,这种社交,提供了大量的语音数据,样本库就丰富了。
cl跟微信,微博,文字聊天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带有大量的可识别的生物信息。
可识别生物信息千万要保护好!!
这几年大家对人脸识别,开始担心了。因为这种可识别生物信息非常危险:可能牵涉隐私,无法轻易更改。那语音呢? 语音存在声纹。人成年以后,人的声音可保持长期相对稳定不变。
这种大型基于语音的社交平台,是收集声纹最好的平台。
现在好了,任何一个路人甲都可以大量采集语音样本。
以后电信诈骗细节上可以做的更好了。
老大哥拿一段录音直接识别出来究竟是张三还是李四说怪话了也容易了很多。
以后玩这种,我反正打算开变声器。[允悲][允悲]
为什么每次打开 #vscode 都会提示我 gopls 要更新啊……我还每次都点了 update 了的……
冲着大白兔也要听这期?
#字谈字畅 144:CSS 中文排版的十年跬步
延续上期话题,我们将与嘉宾 Bobby 继续讨论 CSS 中文排版的标准与实作、历史及现状。此外,我们还有幸同时邀来 Firefox 贡献者 Xidorn (@[email protected]) 做客今天的嘉宾席。 https://www.thetype.com/typechat/ep-144/
死宅ACGN
西尾厨 | 露娜癌
不折腾会死星人
前提督 | exLLer | 前月球人
WOTer(国服/蜜瓜级轻巡洋舰二番舰pcpc)
提瓦特旅行者(国服/天空岛/102016495)
永远的光战(国服/猫小胖/静语庄园/蜜瓜改二)